表格中的數據,來自人民日報微信昨日推送的《2016年考入清華北大人數最多的高中,有你的母校嗎?》一文。文中有句話,小編深以為然:“我們是不該迷信超級中學,但應該尊重其他人‘超級’努力。”
最近有小伙伴吐槽。他說自己是在一所普通高中,費了好大力氣考進了一所離家很遠的985高校。開學后,興致勃勃地參加了一場老鄉(xiāng)會,結果發(fā)現:超過一半的老鄉(xiāng)來自于省內的某某附中。人家是老同學重逢相談甚歡,自己則像走錯門一樣,在桌角自斟自飲。
對此,小編深有同感。自己老家的高中,每年要是有誰考上了清華、北大,那是轟動全縣人民的大事,街頭巷尾都在傳頌著上榜者的英雄事跡,小企業(yè)家也慷慨解囊來獎勵??尚”淼茉谑妥x的高中,每年同學們考入清華、北大,聽起來好像和買大白菜一樣容易。
對于這種超級高中,很多小伙伴可能會想到,衡水啊、人大附中啊,其實遠不止于此。下面,小編就用收集來的數據,按地區(qū)分組排名,看看清華、北大這樣的名校,都被哪些超級中學承包了:
(數據來源:新東方在線論壇。數據均包含第一批裸分錄取、北大醫(yī)學部錄取、清華—協和錄取、提前批錄取、自主招生錄取、保送生錄取、博雅計劃錄取、筑夢計劃錄取、領軍計劃錄取、自強計劃錄取、三位一體錄取、高水平運動員錄取、高水平藝術生錄取,不包含國防生、清華美院、飛行員,京津滬沒有筑夢計劃和自強計劃等貧困專項。)
看了這個榜單,或許很多人也就理解了為啥要瘋搶學區(qū)房了。孩子就讀哪所大學,在某種程度上取決于你中考時能考上哪所高中……那么,這真的是“寒門高中”無出路了嗎?小編覺得,這話還真不能這么講。
首先,超級中學畢竟看的是考分,與你是不是寒門沒有直接聯系。只能說教育資源不好的地方,孩子需要付出更多的辛苦。
再者,進了上面這些超級中學,也不等于學生可以躺著進重點,而是要比其他人流更多的汗。有媒體曾報道過“衡水中學”,學生從每天清晨5:30開始學習,到晚上22:10停工,其間的每一分鐘都被精確管理。下面是衡水中學的生活作息表:
這樣的時間表下,是怎樣的學習成果呢?一位2011年畢業(yè)于衡水中學的女生保存了從高一到高三所做過的卷子,摞起來有2.41米。她最終考入了香港大學。
找工作時,有人愛抱怨自己的大學不好;進大學時,有人也會吐槽自己高中太爛。講句老實話,小編覺得這兩種都不太可取。我們是不該迷信超級中學,但應該尊重其他人“超級”努力。
人生是一場長跑,有些人是會在某一段領先一時,但這應該是讓其他人奮起直追的動力,而不是就此退出比賽的理由。小伙伴,你們說是不是這個道理呢?(來源:人民日報、南瓜學堂)
來源:河北新聞網